四大名绣 不温不火:如何从手工活变艺术品? 来源:广州日报
“刺绣面临的尴尬局面在于,很多人习惯性地将其定位为工艺品,而不是艺术品”,在近日周门北路彩虹会举行的“周雪清苏绣精品展”上,苏绣新生代代表人物周雪清如此说。近几年,以苏绣为首的四大名绣逐渐受到市场追捧,价格逐步上升,但由于无法摆脱人们认为刺绣是“手工活”的固有思想,绣品的艺术价值在市场上表现得并不到位。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上升,以苏绣为首的四大名绣作品价格也水涨船高,但上涨幅度不能与其他艺术品种相比。
周雪清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绣品的观赏性和摆设性,而不重视其收藏性。理由是,大多数人认为刺绣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无法纳入艺术品的范围。刺绣自古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但在近代却有了新的面貌。
与书画的融合是重要进步
随着刺绣逐渐脱离生活,进入艺术的门槛,许多刺绣先人也逐渐从匠人转变为艺人。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市场对刺绣关注度的提升,更多的艺人参与到刺绣行业中,更是开拓了刺绣的题材、表现手法,创出更多种刺绣工艺。
文人的参与和书画与刺绣的融合是更重要的进步。周雪清认为,要改变人们对刺绣固有的观念,还是需要他们看到刺绣作品中表现出艺人自己的思想。如自幼习画的周雪清就不断尝试把书画中的光影、色彩、结构的表现手法运用到刺绣中。
“作为艺术品,刺绣应该是市场走得最弱的一种”,一名多年前开始收藏绣品的收藏者表示,近几年的市场上难以见到绣品,作品的流通非常有限,而且宣传也不到位,导致刺绣目前难有较高定位。也有行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很多商家对刺绣还没有很大的信心,不确定其市场操作空间有多大,因此造成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过,也有行家透露,目前已有一些机构开始进行市场运作,把刺绣名家包装成品牌,进行商业上的推广。
这种手法虽然可能产生将艺术品流于产品的弊端,但行内评价还是倾向乐观,认为这种商业的宣传对四大名绣市场开拓有很重要的作用,绣品的升值后劲也可能被带动。
不过,周雪清认为,要改变四大名绣不温不火的现状,其一是刺绣要后继有人,并改变向来重工艺、轻理论的观念;其次是重视书画对艺人的提升作用,把书画创作融入到刺绣中,改变轻创新、重模仿的习惯;另外,她认为有必要在刺绣的审美上进行引导,令更多的人把刺绣定位在艺术品的范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