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分院院长陈天然的中华书画发展高峰论坛发言稿当前中华书画市场怪象摭谈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陈天然
会用毛笔写字的就敢自诩书法家的人,有吗?有权有势的官员字画被炒出天价的,有吗?带着名人效应的书画在市场被追捧的,有吗?在体制上被埋没人才的,有吗?当下中国书画圈内的乱象、怪象林林总总,不绝于耳。凭心而论,今天应组委会的安排,就以上书画文化市场的乱象谈个人以下三点,既然是摭谈,就只是说说个人浅薄观点而已,并不是今天论坛上的概念罢了,请在座的领导、专家、同道和老师给予多多谅解,所及内容倘若有对号入座的,实属巧合,只求抛砖引玉。
其一,从事或立志于书画艺术的同志们,应珍惜时代,加强修养,做一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何谓“书法家”?当前有许多人还没弄明白,窃以为能写毛笔字的人,也就是一位能者,离书法家尚有一段距离。书法家不仅须精通书法理论,书写之外的素养达到一定境界,方可称之为“书法家”。有权威的业内老师曾经有提出,入了县级以上书法家协会的都可以称之为“书法家”,虽业内尚有争议,但总归是有了一个概念上的界定。前一段时间中书协闹出了一场“退会”风波事件:自去年12月上旬中书协换届之后,微信上刷爆了以某位大家为首的中书协会员退会的事。本来按照《章程》,退会是每一会员的权利,会员选择一个时间提出申请即可退会。有识之士不满会内的浮躁,抽身而去也无可厚非。但是却偏偏发生在七届选举产生新主席的时间节点上,其动机未免令人遐想。窃以为,做为一名书画艺术工作者,其品德修养至关重要。虽然对手的艺术水平不如自己,但也应注意影响,要有风度。风度若失,作品的品质便将大打折扣,“字如其人”一说不无道理。人品即书品,《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之所以流芳千古,除了作品本身的艺术造诣之外,作品的背后还有一个高尚的人格力量在支撑。时代呼唤着“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来净化我们的文化土壤。
其二,领导与名人的字画应该一视同仁,传统文化不应沾染官场之气,尽快扭转这一熟视无睹的不正之风。当下的重大工程或是旅游景点,大多可以看到一些领导或红极一时的名人的题字。他们常常将题字当作一个权力的象征,当作名人角逐的资本。他们在千年建筑上的涂鸦,给世人留下多少遗憾。官员或是名人,在书法之上和一般百姓应该一视同仁,权力不等同于能力。(当然不能排除存在有真才实学书画艺术家的领导)若是字写得好,题字一事自然无可厚非,一如毛主席的题字,几十年之后仍旧光彩照人,影响了几代人的书法。但却总有些人,字写得不好,却为了出风头而到处题字。按理,这些人应该虚心学习,不必急着去献丑卖媚。人家请你题字并不是为了你的字,而是冲着你的官职,背后之意大家心知肚明,若再收取人家的“润格费”,那就不只是助长社会的歪风邪气那么简单了。当然,我们也要对那些热衷于请官员或名人题字的人说一句,除了政治上考虑外,是否还应考虑你请的人字写得怎样?,如果只冲着他们的名声而不计后果,难保光环褪去后,题字反而沦为笑柄,即毁了景观也玷污了社会的纯净。
其三,如何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力求文化市场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将文化根植于土壤当下。民政部屡屡曝光“离岸社团”与“山寨社团”文化单位一事等等,做为曾经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党政管理专业的我来说,略有感慨,也想就文化市场的管理做一疏理。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百姓,服务于生活。整个文化市场必须遵行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让更多的群众在文化中得到更大范围汲取精神营养,这乃是当下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的问题。然现在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主管部门的概念比以前更加模糊了,工商、文联,协会,民政局,还是文化局?让外行的主管部门来管理书画艺术家,难免有“穿越”之感。民政局能管理好书画艺术的行业吗?群众热心组织的“个人艺术馆”、“工作室”、“文化中心”抑或“书画院”有何不对,热心于书画艺术的“草根”们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前提下,自发组织的小范围的团体,主管部门没有为其疏通服务,反而有扼杀这些组织的现象。要兴起群众文化,就首先必须积极疏导这些社团向健康的方面去发展,而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更不能以行政干预来削弱他们的文化热情!众所周知,诸多文化巨头也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如杭州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时值清末,杭州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石潜四人结社西泠桥畔,使金石研究和发展带入鼎盛时期,目前一直沿袭至今;再者,大家耳熟能详的“荣宝斋”,也是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先由个体慢慢自发,始名荣宝,历来是书画界人士荟集、交流和乐于往来的场所。荣宝斋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可想而知,当初这些文化品牌如今天一味限制管理,也就没有今天的“西冷印社”和“荣宝斋”了……
同时政府管理内部也应有一定比例专家顾问来配合管理,浙江宁波市曾经在全国报刊登载“公开招聘博物馆长和艺术院长”,不失一计良策。现在“协会”也面临改革,专业的管理部门有待于确定和管理,民间的文化团体也必须加以引导而不是清理。
再者,对文化市场的书画产品的价值管理也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出现许多民众张口向书画艺术家免费索要作品,书画作品以次充好;赝品、仿制品满街飞的乱象。前段时间我们福建的圆园堂与河南山东一些长期从事书画的文化单位联合组织起来,创建了一套《画籍》管理方案。通过画籍协同全国授权机构为备案书画艺术品进行全国联保,为艺术品市场的真正繁荣和鉴定确权交易保驾护航,并取得国家文化部备案。本来这方案不错,也能规范书画市场,但由于没有官方机构的背书,执行了一年阻力重重,收效甚微。
如何使书画文化市场管而不死,如何使书画文化繁荣昌盛,如何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乃是摆在我们管理国家的权威机构面前需思考的问题。以上摭谈均有感而发,由于时间仓促,错误在所难免,请大家鉴谅!谢谢
2016年7月26日
金益达(中国福州)中华书画发展高峰论坛发言稿
|